媒体融合是当前我国新媒体时代最具表象的一种传播环境特点,也是传媒呈现出的一种发展态势。在当下的新媒体时代,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手机等媒介全面融合发展,深度调查报道也趋于多样化。 在纸媒时代,内容的呈现更多是一个完整的、有始有终的调查报道,很多时候一篇就足够了。而新媒体环境下,直播、短视频、图片、文字甚至声音可以交替或者配合使用,从而不定时地展现碎片化信息、事件阶段性进展以及整个事件的深度调查,扩大了信息传播的全面性,能够满足不同受众对信息接收形式的不同要求。 因此,在新媒体时代,深度调查报道面临着三大挑战: 一是信息源的不确定性加大。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麦克风”,一个新闻事件出来,就有各种声音四面八方蜂拥而至,有所谓爆料的,有猜测的,有虚假的,有当键盘侠的。这就考验记者的鉴别力,把有用的信息筛选出来作为支撑调查性报道的证据。 二是选题和报道的同质化。媒体融合下,越来越多的主流媒体、官方媒体都有了自己的客户端和公众号,也组建了特稿团队,一旦有一个比较重大的事件发生,各路媒体都会围绕这件事进行报道,这很容易导致报道角度、深度的同质化,使网友“审美疲劳”。 三是片面性报道增多。由于新媒体之间竞争激烈,记者们常常因为“抢时效”,而在没有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抢发稿件,让内容流于片面甚至失实。
但同时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也给机构媒体带来了机遇,那就是在如今的媒体“战国时代”,谁能保持专业主义,谁能跟上技术的革新,谁能保持新闻的独立思考和缜密判断力,谁就能够抢占先机站稳脚跟。
津云特稿团队因为媒体融合的缘故,在人员构成上包含10多人的采访团队(不包括部门主管、策划人),由原天津日报社的新闻117、原北方网旗下前沿客户端和原《每日新报》的记者构成。岗位职责分两部分:既要负责全国各地特稿的采访,还要兼顾天津市热线新闻的采写。
整个团队成立于2018年4月,在成立之前多数记者没有特稿采写经验,经过2年多的运转,随着内容生产的增多和影响力的提高,如今慢慢拓展和积累了律师、公安系统、媒体同行等采访资源,并与腾讯新闻等平台达成了深度合作。
选题两面观:“必跟项”与“慎重项”
津云新闻选题的筛选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必须要跟进的选题—— 其一是重大突发事件。如普吉岛沉船事件,如无锡高架桥侧翻事故,如张家口爆炸案。 其二是抓到第一落点,预判有可能成为社会焦点的事件。如最先报道大连10岁女童在小区内被害案。 其三是已成的热点,津云会寻找自己的角度。如中国游客被扔公墓事件,立即连线驻瑞使馆采访到最新进展,如杭州杀妻案,津云第一个爆出在化粪池找到尸体。 其四是也许新闻是“冷点”,但具有调查和探讨价值。如《6岁白血病男童之死——花费超400万后离世,北京博仁医院拿他当“小白鼠”?》《14岁河南籍上海初中生之死:咽下去的农药,和咽不下去的“嘲笑”》。
抢救时的情况。扫上图中二维码查看报道《14岁河南籍上海初中生之死:咽下去的农药,和咽不下去的“嘲笑”》。
第二类是要慎重的选题—— 比如涉及未成年人的,比如鲍毓明性侵案,津云记者找到了鲍毓明的家,也从中了解到一些事情,但因涉及未成年人,且当事人李星星和其亲属没有采访到,就决定放弃。
部门一般每周一开例会,会上报备一周选题,记者先就选题拿出自己的可行性报道方案,大家参与讨论。而日常操作更多是一题一议,因为记者去了一线,面对的情况会跟当初预判的不一样,这时候前后方就要加强沟通,适时进行调整。 选题线索一方面通过采访中积累的各种资源,如律师、公安、媒体同行等;另一方面,记者自己也会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上寻找,因为这个自媒体时代,很多人选择社交平台发声。
选题除了从我们自身出发,也要从大众视角去看他们更关心什么议题。除了重大政治事件,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如今大众较为关心的议题: 1. 与他们利益相关的典型事件,这涉及公正公平问题,这很容易让读者推人及己,比较典型的就是苟晶高考顶替事件,这种事情大家都有可能遇到,所以一旦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读者的反响就会很强烈。 2. 重大突发事件,如张家口爆炸案、无锡高架桥侧翻事故、上海小学生被砍身亡等,因为事件本身的轰动效应,让读者也有寻求真相的欲望。 3. 热点事件,比如鲍毓明性侵案、比如杭州杀妻案。 4. 有可挖掘价值的案件,最近的比如张玉环案。 5. 有故事性的新闻人物。强调细节、人情味与精巧的叙述。 津云评估一篇新闻报道是否值得去做,主要在于其独特性、典型性和可挖掘性。一般会经历的流程是:选题报备—讨论关注侧重点—记者采访—审核把关—补充内容—再审核通过后刊发。 以2019年12月刊发的《被冒名顶替23年,男子接到电话“掏10万,工作还你”》为例,记者是在河南采访另一个案件时意外获得这一信息,迅速报备选题,我们意识到这将是一个非常有调查价值的线索。 对于这个选题,我们侧重于:当事人怎么发现被顶替的?被改变了怎样的人生?顶替者是谁?如今在做什么?这一系列事情的链条部门都有哪些?他们有什么说法?等等。 记者发回稿件后,没有急于刊发,而是要求记者再跟随当事人一天,以便进一步了解对方,就是在这一天,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应该是记者的调查惊动了顶替者,顶替者托人给当事人打来电话说“掏10万,工作还你”,这个电话,记者也是听了一个满耳。也正是这句话,为这篇报道“画龙点睛”地呈现出了顶替者的“面目”。 所以我们认为,有时一则新闻报道不能太急,等一会儿、看一会儿,多问问多聊聊,总是会有“出其不意”的东西让你的报道更出彩儿。
重大突发不缺位,狠抓事件“第一落点”
重大突发事件上,记者一定不能缺位。特稿记者接下任务的一刻,其他记者就会成为采访记者的辅助力量,大家会尽可能多地提供相关新闻链接、人脉帮助以及可以采访的角度。对于我们这个团队来说,就是快速反应、互相借力。 比如2018年7·5普吉岛沉船,事件一发生,我们就迅速做出外派记者的决定。这对于刚刚经历媒体融合,团队也是各媒体人员整合而成的新部门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的决定。 两名记者转天向现场出发,陆续用直播、短视频和特写、调查等多种形式快速发回现场报道。在前方记者去采访的路上,后方有人脉的记者就把泰国当地可以对接的志愿者信息发了过去。正是通过这一渠道,津云记者到了当地后,没有急于去做那些已经铺天盖地发布的常规新闻,而是从沉船所在公司和沉船底部到底有没有违规装载2吨水泥下手进行调查。 稿子刊发后,面临不少质疑,当地有关部门也否认了这一说法,但经过了几个月调查后,发布公告确定了我们调查的信息。 诚然,对于突发报道来说,如何更快到现场、更快联系到当事人是决定报道能否迅速发出的关键,津云对于新媒体特稿记者的要求是,在真实的基础上“唯快不破”。 而在特稿采访中,又有两个问题必须面对,一是相关新闻不是第一落点。这时记者要做的就是继续挖,通过不同角度力求找到新的突破口。 比如2019年5月16日“上海厂房坍塌致10死”这一事件,在已有报道的基础上如何有增量?我们经过前后方讨论,把关注点放在了“厂房投资方到底是谁”这个问题上。这是考验记者耐力的一件事情,因为记者致电这家公司在企业信息公开平台中预留的4个电话和其他相关人员,并前往上海市长宁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以及上海市应急管理局核实,都无法得到有效信息。 于是,记者根据公开系统显示的地址去一个村庄,一家一家地寻找,但登记的“神秘”地址根本不存在,更蹊跷的是在这个“虚无”的地址上,注册了132家企业,这也坐实了厂房投资方的资质问题。这个角度的报道,津云做到了跟进报道独一份。
第二个要面对的问题,就是津云如何去抓事件的第一落点。一方面,记者们有各自的人脉资源可以获得相关信息,另一方面记者还要主动在各社交网络平台上关注搜索。比如大连10岁女童被害事件,记者下午3点多看到受害女童母亲在微博发声,当天晚上7点,记者就赶到大连受害人家里进行采访,报道发出后有很多媒体跟进。 所以说起如何做到又准又快,其实也是老生常谈。即使在传统媒体,要想做得好,也需要记者有敏锐的新闻判断力,有执着的探索真相的精神,最重要的是对新闻有情怀、有新鲜感,在“时、度、效”的“时”上面占取先机,下一步再按照新闻规律去操作。 另外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在如今的新闻行业中,各媒体机构同题竞争的境况愈发增多,如何做到脱颖而出成为影响力的一大衡量指标。 说到底,如果想要报道内容有更多的突破点、有新的东西,无非用的都是笨办法,津云的答案是“钉子精神”,即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背后有什么更深的原因? 对“上海女童猥亵案”的持续追踪是比较成功的案例。2019年6月29日下午,“上海猥亵女童案”成为网络热点事件,7月3日下午该事件由上海媒体《新民晚报》首先报出,而后迅速全网发酵,众多媒体出动。 津云记者是这样操作的:当晚8点前后,津云记者根据本地媒体提供的线索,来到了上海普陀区大渡河路,猥亵发生地就是该路上的某家五星级酒店,经过筛查与向周边群众核实,基本确定猥亵发生地点是该路上的那家万豪酒店。 此外,记者当晚还前往了新城控股在上海的总部,对员工在事件发生后的态度、公司氛围进行了报道。 7月3日晚11点40份,津云推送稿件《津云记者夜访新城控股公司总部……》。转天一早,津云记者偶然发现朋友圈中有地产从业人员留言评论,称新城控股近两年势头很猛,去年已跻身行业前十,但业内深知其问题众多,并不是一家十分规范的企业。 鉴于此线索,且警方已证实涉案人员为王振华,津云记者决定从新城控股畸形成长的角度,结合王振华的一贯发展思路进行跟踪报道,在采访了资深地产业内人士后,于当天中午12点前后推送了稿件《业内揭秘“土味新贵”新城控股 近年飞速上升“有手段”》。 7月6日,记者又从网络上获得了一份材料,里面点出了王振华案件中另一个重要人物周某的信息,虽只有周某及其父亲的名字和一个村名且不知真伪。但在初步核查后,记者认为爆料信息可信度较高,于是记者当天就去王振华的老家江苏常州。 在反复打听后,终于在府北新村小区找到了认识周某一家的村民,在长河花园小区找到了王振华昔日的同村村民,另外探访了周某的妹妹曾经经营的饭店、王振华在常州开发的第一个楼盘等地。 当晚10点,津云推送了题为《“上海女童猥亵案” 追踪:常州富商王振华和那个周姓女子》的报道,全国首家披露了王振华的家庭情况、早年的工作情况、周某的家庭情况、王振华与周某长年的关系、周某在常州的个人生意网络、常州市民对此事的激烈反应等诸多信息。
因此,即便同题竞争,只要记者善于发现、擅长跑动、行动足够快,就总能生产出自己独有的内容。
何以为“深度报道”?有调查、有细节、有纵深
深度报道与一般报道本质上的区别是深刻性。深度报道有追溯、有调查、有追踪、有细节、有纵深,一般报道需要客观描述事件本身即可。 一则合格的深度报道,我认为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础上,其一,要有个好的选题,这个选题是大众关心的、疑惑的或者是希望深度了解的;其二,在记者采访时,不能感情用事,而是保持理智和情感的平衡,做多信源核实交叉验证;其三,采访尽可能接近事件核心人物,尽可能要让当事几方都有发声的机会;最后,当遇到一个可以追踪的事件时,有时不惜以时间为代价,不考虑“时效”,能够塌下心来去调查,并等待时机发出稿件。 比如,2016年10月份发生了震惊全国的“莱芜杀医案”,该案手段之残忍近年罕有。
此前媒体报道以及外界普遍认为,凶手陈建利仅因女儿出生三天夭折,便杀害了主治医生李宝华,并为此感到愤怒。但在记者决定对此事深度调查后发现,陈建利杀医系发生在女儿死亡8个月后,这期间还发生了医院与派出所联手向死亡婴儿家属施压、违规扣押尸体、篡改病历、伪造签名等诸多情况。 这个稿件从采访到发表,经历了将近10个月时间。该稿件实际采写于2018年7月27日该案一审宣判不久后,记者在无任何线索的情况下,逐家访问莱芜市内律师事务所去寻找当年给陈建利辩护的律师,并在当地严密封锁消息的情况下找到了陈建利家的地址,对陈建利的家人、当地村民和他身边的朋友进行了大量交叉验证采访。 后又闯荡“事发医院”寻找被杀医生的妻子,前后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此后一直等待合适的时机出稿。2019年5月“杀医案”二审之前,稿件刊发后很快刷屏,众多媒体转载。
至于报道中的“细节”,往往是一个事件中,当事人或者核心人物,通过他(她)的举动、言语、表情来生动具体地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或者是事件发展中,某一个事物特征的迹象、变化等。 在一篇具体的稿件中,“细节”必须是与事件相关的,这个“细节”或者能够让报道更鲜活、更有感染力,或者是能够推动事件的发展,或者是对事件具有“补充性”作用。 比如去年6月份津云记者采写的《中科院研究生被高中同学杀害,时隔一年后迟来的道歉,家属不接受!》,中科院研究生谢雕被高中同学杀害事发当时,津云记者就对此事进行了详细采访,时隔一年,记者在谢雕的周年忌日那天,再次去重庆采访谢雕父母,其中就有大量情感细节,如“半路上,谢中华将揣在口袋里的一瓶白酒也塞进了纸箱”“不停地用手把遗像上的水珠擦干净”“当信纸烧到最后一抹灰烬时,谢中华再次满上酒杯,一饮而尽”……同时穿插事件发生后谢雕家庭的改变、父母的状态、凶手在法庭上的陈述、凶手家人的反应等等,情感细节作为一条线,串起事件的前因后果,极具感染力。 最后,是能否挖到“好料”,这要求记者须具备新闻敏锐度、永不满足的好奇心、资源整合能力等等,但关键还是在于记者抓住一个新闻“死缠烂打寻求真相”的敬业精神。 比如《12年6条人命,在逃A级通缉犯王力辉的两桩情杀》这篇稿子,讲述的是2018年5月31日发生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的一起命案,此案震惊全国,因为该案的重大嫌疑人王力辉为公安部A级通缉犯,这是他12年间杀死的第6个人。
在发生命案的当地,各路口都有人警戒的情况下,记者两天三个地方,可以说是马不停蹄,几乎找到了他身边所有的人。尤其可贵的是,记者找到了当年的幸存者,也找到了他的“干妈”,完全描绘出了一个嫌疑犯的人生轨迹。报道在当时仅津云一家做了刊发,如果没有耐力和冲力,这种报道几无可能完成。
写在最后
在记者团队管理上,津云通过考核选题的质量、稿件的分级,以及在平台上的阅读量等方式来保证高质量稿件产出。 每个一线记者都靠不断地实践来提高新闻感知度和采访能力,也因此我认为优秀特稿记者的诞生源于新闻现场的实战,多冲几次新闻现场,加上团队的协作交流,记者们很容易成长。 当然,要做一名优秀的记者,还要更多地加强学习,学会跟同行业记者采写内容的对比分析以及一些写作技巧,并能够在采访中抓住事件关键点挖下去。 同时,管理者需要跟记者及时沟通,以照顾记者因选题重复或挑战性不足带来的职业倦怠。津云因为还担负着本地的热线新闻,所以交叉进行,让记者有一个缓冲的时间。 在新媒体时代,我认为媒体传播力和公信力的打造关键在于权威性、专业性,以及传递信息的力度。未来,一家媒体必须要有自己的平台,凝聚自己的读者群,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同时入驻其他平台,借地造船、借力打力。未来媒体的发展方向必将走向深度融合——人才互通,各尽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