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媒介的发展,将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优势加以整合的新型媒体——融媒体应运而生,新媒体语言也随之发生变化。网络传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语言的不稳定、不规范、粗俗浅陋等问题,要注意严谨把关、加强规约、仔细遴选,才能为信息传播保驾护航,实现网络传播的健康发展。
鲜活生动,为传播增效
新媒体语言往往带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反映当下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的发展变化,同时给人以鲜活多元的交互体验。
1、创新词汇激发受众兴趣
作为语言中最为活跃的要素,新媒体语言的创新性首先表现在词汇上。
有的词汇改变了传统词汇的语法构成
“尬+动词”结构。“尴尬”原是单纯词,二者不可单独拆开使用,在“尬+动词”结构中,就将二者单独开来,并在“尬”后面加上一个动词,构成“尬+V”的结构,常见的有“尬聊”“尬舞”“尬点”等。
有的词汇改变了传统词语的词性
“很+N”结构。“很”作为副词,一般不能修饰名词,但在近年来的新媒体语言中,“很+N”的结构日益流行,如“很少女”“很山寨”“很西方”“很中国”“很动漫”等等。
有的词汇改变原有词义
如“土豪”原来是形容旧社会有钱有势的恶霸,在新媒体语境中多用来表示喜爱炫耀财富、不理性消费的人。
有些词汇通过谐音表达语义
蓝瘦香菇(谐音:难受想哭)、太南了(谐音:太难了)、D87(谐音:对不起)等。
当下抖音流行的谐音语
如“我都不约,那你约什么?约法三章吗?”“连夜都不熬,那你熬什么?奥利给吗?”“我都不在意,你在意什么?意大利吗?”等。
这些新媒体语言往往突破常规,给人一种陌生又新奇的感觉,容易激发人们的兴趣,强化语言表达效果。
2、多模态形式贴近受众需求
当前,受众不再满足于传统媒介单一的信息传播形式,而是希望通过更为轻松、活泼的方式来获取信息,多模态媒介应运而生。
模态:人类通过感官(如视觉、听觉等)与外部环境(如人、机器、物件、动物等)互动的方式,通过单个感官进行互动的叫单模态,通过两个感官进行互动的叫双模态,通过三个感官或以上进行互动的叫多模态。但一般有两个及两个以上感官参与互动的都称为多模态。
融媒体时代下的新媒体信息,不仅有视觉模态的文字、图片、动图、表情等,还有兼具听觉视觉的模态,如动漫、电影、视频等,以及4D、VR技术等多模态形式。
多模态可以真切地目睹现实场景的情况,真实地耳闻鲜活的声音,往往更容易贴近受众需求,让受众乐于追踪相关信息。
诸多一夜爆红的网络歌曲,往往以其悦耳的旋律、生动的视频,配以简明易懂的歌词,借助新媒体平台迅速引发关注,如《大田后生仔》等。
实时交互,为传播服务
融媒体时代下的信息传播已经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输方式与反馈模式。语言作为最重要的信息符号载体,其发展及应用也对信息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产生着重要影响。
1、突破地域壁垒又保有地域特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言语有一方风情。大量流行的新媒体语言源自方言或带有浓厚的方言韵味。
案例
较为熟悉的日常交际词语如“忽悠”“黑凤梨”就是典型的地域方言,这些方言词汇既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也带来鲜明生动、诙谐幽默的表达效果。
越来越多的新生代乐曲也充满地域韵味。
案例
2019年风靡全国的经典网络歌曲《野狼disco》,歌词让人感到另类又亲切,押着通俗的韵脚,又抖着意外的机灵,描绘了中国北方的独特风情,抖音、快手、B站等网络平台上有大量翻唱版本流传,激发了主流媒体在宣扬时代主旋律的同时,借助平台优势将地域传统文化与时代新潮流相融合,所催生出的新媒体产品也可为文化传播提供助力。
2、消弭交际隔阂又保有主体特色
语言起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活动,在本质上具有互动性。融媒体不仅可以实现受众与媒体互动,还能实现受众间的即时互动,实时性、共享性、高效性的特点也提升了受众的交流互动体验。
视频中的新媒体语言不仅包括播报的内容,还包括诸如弹幕、留言、评论等内容,具有联动传播的特点。
案例
快手App中的“抗疫大直播”栏目汇聚了全国各大主流媒体发自一线的报道,人们通过直播间亲眼目睹“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拔地而起,共同见证了战队集结支援武汉的泪目片段。
在这些视频中,播报主体内容与评论、留言、点赞等次要内容,合起来形成完整的语篇。而且主体内容与次要内容产生互动,直播媒介根据受众的反馈,不断地对视频内容进行更好的调整和改进,从而保证传播的良性循环。
3、包容众声喧哗又充分表达自我
融媒体为大众充分表达自我提供了平台,在这一趋势下,新媒体语言主观化的特点日益凸显。
网民往往倾向于通过个性话语表明其立场、态度和情感,带上“自我”的印记。同时,新媒体语言还具有交互主观化的特点,即说话人用明确的语言形式表达对听话人“自我”的关注。
这种聚焦和关注体现在认识意义上,即关注听话人对命题内容的态度;体现在社会意义上,即关注听话人的形象需要。
说话人通过预设听话人的偏好来调整表达内容。因此,很多看似“自我”印记浓厚的新媒体语言,其实是考虑到不同受众的偏好等因素后作出的有选择性的表达,应重视新媒体的这种交互主观性因素。
如果没有某种程度的主观参与、主观化干预,就不可能表达出个性;这种个性表达还需充分考虑不同受众的声音,找到最具共鸣力和交互性的内容,通过语义-语用的互相关联,实现较好的传播效果。
案例
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特殊表达形式——在句子中加拼音或者与正文文本内容不同的文字进行注释。如“你(wo)在(hao)干(xiang)嘛(ni)”“ 你(shi)好(ji)帅(hao)啊(chou)!”等表达。
这类语言的使用语境,往往是针对两个不同事件或者同一事件的两个方面,说话人出于夸赞表扬、避免尴尬、幽默自嘲、委婉讽刺等目的,采用这种表达方式;听话人只有通过对正文语和注释语存在的语义关系进行判断,对句子进行重新组构与识解,才能领悟说话人真正的意图。
这种表达与一般的注释不同,既可以用汉字加注,也可以用拼音加注,运用拼音加注的形式往往更容易引起受众的兴趣。一旦成功解读注释语,其体现的交互主观性就会愈加凸显。将这种表达方式运用到传播中,也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和选择。
严谨把关,为传播护航
新媒体语言具有开放性、灵活性、隐匿性等特点,而且使用者众多、覆盖面极广,但新媒体的碎片化、低门槛、数字化表达等特点也使得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不稳定、不规范、零碎化、粗俗泛滥等问题。
很多新媒体语言是即兴而作或为博人眼球,没有推敲斟酌,可能导致先入为主、新奇为王等情况出现,这不仅影响网络语言的健康发展,还可能入侵公众话语的权威性,甚至对受众的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
例如,部分网友刻意创造各种生词和语法结构,导致一些违反语音、语法规则的现象出现,这类语言既不合乎语法又没有文化价值,离开了特定语境便毫无意义。
这不仅对人们感受语言之美、探索语言魅力带来负面影响,也对主流传统价值观、社会集体价值观和规约等带来解构风险。
各大媒体在信息传播、资讯传递中自觉对内容加以规范的同时,也应提醒受众以辩证的意识、谨慎的态度对待网络信息和社会舆论。同时,还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网络信息传播的监督和管理,维护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
在信息时代,探索更适宜的传播模式,遵循社会规则和语言规范,为良性的传播发展保驾护航,是当下融媒体发展的必由之路。
对新媒体语言的分析,有助于发挥融媒体“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优势。但也要注意在传播过程中遵守语言的基本规范,既要与不同新型媒介的传播特点相适应,也要吸收传统媒介在语言表达上的优势,引导语言表达更加规范合理,从而推动融媒体传播的良性循环与健康发展。